就餐禮儀作為家庭禮儀的一部分,是許多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都要關注的重點。如果一個孩子連吃飯都沒規矩的話,更別提做其他事情,日后也很難有所成就。家長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在家里樹立嚴明的規則。
用餐禮儀及注意事項
一、吃飯時,不用筷子在盤子里翻菜,夾到哪個是哪個。
二、感謝別人幫自己倒水時,應起身弓腰,用手扶住杯壁,以示禮貌。
三、吃飯時不應抖腿。
四、隔著座位給別人遞東西時,從別人背后繞過去,不從別人眼面前遞。
五、在別人家做客時,飯后主動幫著收拾餐桌,打理桌面,抹布方向朝自己內側。
六、去別人家做客時,禮貌的夸贊主人做的飯菜可口。
七、擤鼻子時注意遮掩一下,如果聲音較大,要去衛生間,不要當著眾人面擤。
八、吃飯不吧唧嘴,不剩米粒、不將筷子豎立插在碗里。
九、吃飯時不挖鼻屎、摳指甲。
十、不把自己喜歡吃的菜往自己身邊挪。
十一、面對不愛吃的菜,不用話語或表情極力表現出強烈的厭惡,照顧到別人的情緒。
十二、與別人敬酒,特別是長輩或領導,應壓低自己的杯沿,以示尊敬。
十三、菜離自己較遠時,要站起來夾。
十四、如果桌子上有轉盤的話,不要快速轉動轉盤,要緩慢轉動,特別是別人在夾菜時,照顧到別人,慢慢轉動,以免讓別人尷尬。
十五、夾菜時,筷子上不要沾上米粒、面條之類的食物。
讓孩子學習餐桌禮儀好處多多,以下幾點是最明顯的:
1、會讓孩子更受歡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禮貌得體的孩子是很受人歡迎的,餐桌上總會遇到大人的夸獎,這種夸獎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優秀,內心的自我認知度明顯提高,會讓孩子更自信。
2、有利于兒童獲取新知識。
孩子在餐桌上好好吃飯會讓他們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食物,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用餐前,孩子可以通過感觀認識食物的名稱、顏色、大小、形狀,通過品嘗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有利于孩子獲取新的知識。
3、會讓孩子顯得更有教養。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想知道孩子的父母是什么樣的人,看他的孩子就知道。孩子就像父母的名片,如果孩子在餐桌上表現得彬彬有禮,無形中會幫助父母提升自己的軟實力。
4、促進孩子情緒情感的發育。
良好的用餐禮儀不僅保證了用餐的質量,而且長期熏陶會有利于促進孩子健康情緒、情感的養成。例如在用餐時,可以鼓勵孩子分享食物,這樣不僅會使孩子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還可以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社會性的發展。
5、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吃飯時不能一心二用,不能說話、不撒飯粒、不可以發出咀嚼的聲音,諸如此類的用餐禮儀可以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知道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不可以,從而有利于讓孩子養成按時起居、規律生活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夠讓孩子具備餐桌禮儀意識呢?
1、獎懲分明
為了能快地促成孩子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獎懲工具(如小紅花和貼紙等),如果孩子在就餐過程中表現良好的話,那么家長就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
如果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家長就應該及時指出,讓孩子改正,并給予一定的懲罰。
2、以身作則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和父母一起就餐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將父母當作是學習的范本。因此,家長在進餐的時候,自己首先應該將不良的就餐習慣改正過來。
例如吃飯的時候不交談、不嬉戲打鬧、不挑三揀四等,只有自己先給孩子做好榜樣,才能夠讓孩子學會基本的餐桌禮儀,并得到大家的尊重。
當然,讓孩子養成餐桌禮儀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指導,以鼓勵為主,懲罰為輔,才能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就會成為餐桌上的“小紳士”、“小淑女”。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3 www.modelescortsservices.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