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告訴人們:“《家范》比《資治通鑒》更重要,因為家風是世風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古人優良家風的故事:
1、早教利功倍
《顏氏家訓》曰:“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笨滴酢锻ビ柛裱浴芬嘀卦缃淘唬骸爸I教宜早,弗敢辭勞”。東漢《國家興亡與家庭門風》亦倡早教,周朝統治800年,歷史最長,倡導從胎教開始傳王位,太后聽美樂、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師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2、立志以成事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強調立志之后,據此求過,自律自勉。曾國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書》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一處弛則百處懈”“惰則弛緩”“勤則醫惰”,百種弊端,皆由惰生?!额伿霞矣枴芬喑⒅窘逃骸靶奚睚R家,為學治世”。
3、立德遺子孫
朱熹《家訓》曰:“有德者雖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于我,我必遠之?!敝祆渲匾暤赖滦奚砣缤耙路谏眢w,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司馬光《溫公家范》亦重德:“賢者居世,以德自顯”。歷史上的林家重德,亦善于教育后代。林氏后代人履職宰相,3000人成為進士,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為家風典范。后來的《林則徐家訓》注重立價值取向之德:“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4、訓儉以示子
司馬光《訓儉示康》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給司馬康的誡子訓,說明“儉”和“侈”的必然性,“儉能立名,侈必自敗”。諸葛亮《誡子書》亦崇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柏廬《治家格言》亦尚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p>
5、忠孝以立身
蘇軾十歲讀《漢書》,慕范滂為忠獻身,“范滂對母說:‘兒忠孝不全’,范母說:‘我為兒驕傲’”。蘇軾問母,若我像范滂,您若何?蘇母曰:“你成范滂,我即范母?!薄读质霞矣柤乙帯芬鄰娬{忠孝:“孝始于事親,終于報國,移孝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為大孝”“孝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親則不能忠于國;必反為社會之蠹蟲”。
6、督學以立本
《列女傳·母儀》曰:“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拔裘夏?,擇鄰處”“昔孟母捍動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蒙學之冠、督學教子、母教之范?!额伿霞矣枴芬嘤卸綄W名典曰:“若能常保書百卷、千載終不為小人?!备嬲]子孫“不可驕逸怠惰,整齊門內,門風不墜”?!额伿霞矣枴っ銓W》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p>
7、烹豕以立信
《韓非子》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逼捱m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彼炫脲?。說的是曾參妻攜子到市場,其子啼哭,母說歸后為子殺豬。歸后,見曾參正要捕豬殺之,妻止之,說與兒戲言,曾參認為不能失信于子,終殺豬以取信。
8、考山求嚴實
蘇軾著《石鐘山記》前,為了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攜兒子蘇邁到實地考察,寫出了傳頌千古的美文。蘇軾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與嚴實相悖!
9、垂范敕“二代”
《帝范》“求賢、審官、納諫、崇儉、賞罰、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綱也”,教育太子為君之道,以身垂范,“安危興廢,咸在此焉”。漢高祖劉邦《手敕太子》亦是寫給“二代”劉盈的敕書:“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劉邦敕“二代”,學范讀書用賢治天下。
10、“宗法”警后世
《包拯家訓》載宗法:“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立于堂屋東壁,以詔后世”,亦稱開除家籍。包拯的子孫一直未辱沒祖宗,其子包綬、其孫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聲。千年家風“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于家這是風范,于國即是脊梁。
廉潔家風小故事:
1、一條魚
1929年,在井岡山根據地,一位老公公給毛澤東送來一條大鯉魚,說是給毛委員補補身體,當時警衛員不肯收,可是老人家就是不依,只好收下。等到正午時分,毛澤東從老鄉那里做社會調查回到住處,警衛員樂呵呵地跟毛澤東說:今天我給你做好吃的——紅燒鯉魚。毛澤東忙問:魚從哪來的?一定讓警衛員送回去。警衛員說:人家是好意。最后毛澤東讓警衛員把魚稱了,按照市場價格,給老鄉如數送去了魚錢。
2、一件衣服
1949年的一天,毛澤東要接見民主同盟負責人張瀾,他盼咐衛士:“張先生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了不少貢獻,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我們要尊重老先生,你幫我找件好衣服換換?!毙l士從毛澤東口里聽說要穿件好一點的衣服,還是頭一回。結果衛士在毛澤東的“存貨”里翻了又翻,選了又選,竟挑不出一件沒有補丁的衣服,衛士禁不住嘟嚷:“真是窮秀才進京,一件好衣服都沒有!”毛澤東聽后,淡淡地一笑說:“歷來紈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績,安貧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們會考出好成績的?!苯Y果毛澤東就是穿著帶補丁的衣服,接見了張瀾,以后仍然穿著這身衣服接見了沈鈞儒、李濟深、郭沫若、陳叔通……
3、一碗茶
在開國以后的很長一個歷史時期里,中國老百姓都使用票證,毛澤東的家庭也不例外。他每月的定量是12公斤,他常在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地處理國內外事務,也時常外出巡視,但無論到哪里,吃飯都是自己付糧票,毛澤東喜歡喝茶,特別喜歡喝濃茶,還喜歡吃茶葉,所以每杯茶都放新茶葉,他喜歡清香甘醇爽口的龍井茶,每月用茶葉得三四斤。他常囑咐工作人員:“購買茶葉,一定要在自己的生活費中開支,不得揩公家的分毫油水!”他在人民大會堂、懷仁堂、釣魚臺等地公務活動中喝茶,都是自己付款。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3 www.modelescortsservices.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