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身邊的許多家長,一提起自家在讀初中的孩子,就愁的唉聲嘆氣。確實,初中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段特殊時期,大多數孩子在這階段都會進入青春期,也就會出現叛逆、不服家長管教的情況,這就為眾多父母的教育帶來很大難題。
初中生教育書籍推薦
《習慣決定孩子一生》
慣決定孩子一生,這句話怎么強調都不足為過。在習慣培養過程中,家長不僅僅是為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獲得孩子的信任,發現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愛學、會交往、懂規則,從而塑造健康人格,為其一生的發展和命運打好健康快樂的基石。
《愛和自由》
這本書能讓家長更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成人,他們肯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擁有這樣一個孩子,幸福會像空氣一樣包圍著我們。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媽媽是這個教育單位里的老師。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作為孩子的媽媽,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一個各方面做得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是一個關乎教育、人才乃至整個社會的話題。他們并不擁有一個比我們更聰明的大腦,所經歷的教育制度和我們的也沒有什么不同。但是,他們憑什么變得和我們不一樣了?
《深度陪伴: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陪著并不等于陪伴,陪伴也不等于深度陪伴,越來越忙的父母,如何有質量的陪伴孩子,成了一個難題。本書作者用自己親身實踐的幫助家長們用心、高效的陪伴孩子,用邊玩邊學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高慶尚難和幸福感。陪伴是每個家長對于初中生應該做到的。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一本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巨著。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一個有著憐憫心,敢于承擔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以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并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
家長在教育初中孩子時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里為各位家長大致做出總結:
問題一:孩子已經叛逆了,怎么辦?
孩子的青春期,正是父母的成長期。孩子每一次讓我們為難的時刻,都是真正教育的開始。何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實都是自我教育。這時候,家長真正地需要去反思自己過去這十多年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太過放心,或者過于放任。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去改善和孩子的關系,如果父母能反思成長,學習改變,真正學會以尊重孩子的方式去溝通:分享而不教導,關懷而不干涉,尊重而不放縱,邀請而不要求,方能抓住這較后和孩子修復關系,重建親密溫暖關系的契機。
問題二:每個青春期孩子都會叛逆嗎?
我的答案是否。并非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叛逆。青春期的孩子反叛對抗的往往并不是父母,而是父母過往對待他們的放心控制的方式和一些具有破壞力的教養方式。如果,孩子從小成長在一個公平,尊重,坦誠溝通的氛圍里,他們在青春期,并不會叛逆,也無非叛逆,甚至合作。
問題三:家長還是孩子“最重要人”?
在初中以前,孩子對父母特別依賴,因為他們既沒有智力,也沒有能力來獨自生存。但是進入初中后,這種情況發生來改變。從智力上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已經接近成人了,所以我們會經常遇到被孩子懟的啞口無言的情況;在身體上,孩子們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了,可以傳宗接代了,身體也發育的越來越健壯了。因此,初中后的孩子可以脫離父母獨自生存了,他們對父母的需求已經降到了很低。
調查發現,高達55.54%的初中孩子,以朋友、同學作為他們的主要傾訴對象,選擇父母的僅占17.7%。這對父母來說是一個傷心的現實:父母已經不是他們唯一的“重要他人”。
問題四:異性交往就會導致“早戀”?
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早戀”比較敏感。
調查顯示,48.32%的初中生“愿意”結交異性朋友,而46.34%的家長擔心孩子的“學業受影響”,擔心孩子“身體受傷害”和“情感受傷害”的分別僅占6.76%和6.52%。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孩子“異性交往”問題上,父母更加保守,更多的是擔心“異性交往”的不良后果,但是看不到“異性交往”對孩子成長的促進作用。
正是由于這種保守心態,很多家長嚴禁控制孩子跟異性交往,24.03%的家長“通常不會同意”,有的甚至給孩子貼上“早戀”的標簽,讓孩子也扭曲了自己的真實情感,也真的覺得自己是早戀了。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發育階段,這一時期,由于生理、心理變化較快,自我意識覺醒,獨立性增強,初中生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教師過多的干涉,不愿意聽從父母、教師的意見,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但是,作為家長還是要盡量收斂自己的脾氣,對孩子進行一段走心的教育:
首先,不要一味責罵
許多家長都有過一上火便對孩子破口大罵,乃至不惜動手的狀況,關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盡量避免,即使有火也不能以這種方法發出來,有必要要講道理,一開始或許會不聽,可是長久下來,就會發生效果。許多孩子都是你越罵他,他越叛逆。
其次,要學會傾聽,學會與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一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這時候,做家長的要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的打壓、反對。通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從而自覺的更正自己的行為。
然后,寬嚴有度,堅持原則
孩子在這個年紀,犯錯誤很正常。犯錯本身也是成長的一部分,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當然也不會知道做錯了事情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在小事情上,父母可以多嘗試讓孩子承擔后果,少說話。
最后,要學會賞識孩子,對孩子有信心
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拐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養成自覺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3 www.modelescortsservices.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