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孩子其實跟成人一樣,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與煩惱,會經歷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就可以從這些偉大的人生中尋找到啟示,自然就能幫助孩子度過成長中的困難。我們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榜樣,那就如同為他們心靈點上一盞明亮的燈,指引著他們一路前行。
適合幼兒的名人故事:
人生的真諦
幾個學生向蘇格拉底請教人生的真諦。
蘇格拉底把他們帶到果林邊,這時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樹枝上沉甸甸地掛滿了果子?!澳銈兏黜樦恍泄麡?,從林子這頭走到那頭,每人摘一枚自己認為是的果子。不許走回頭路,不許作第二次選擇?!碧K格拉底吩咐說。
學生們出發了。在穿過果林的整個過程中,他們都十分認真地進行著選擇。等他們到達果林的另一端時,老師已在那里等候著他們。
“你們是否都選擇到自己滿意的果子了?”蘇格拉底問。
學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們,你們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嗎?”蘇格拉底再次問。
“老師,讓我再選擇一次吧!”一個學生請求說,“我走進果林時,就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還想找一個更大更好的,當我走到林子的盡頭后,才發現第一次看見的那枚果子就是的?!?/p>
另一個學生緊接著說:“我和師兄恰巧相反,我走進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認為是的果子,可是以后我發現,果林里比我摘下的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師,請讓我也再選擇一次吧!”
“老師,讓我們都再選擇一次吧!”其他學生一起請求。
蘇格拉底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子們,沒有第二次選擇,人生就是如此?!?/p>
巴金的故事
一日,幾位友人光臨寒舍。小酌之后,大家圍爐而談。聊著聊著,一位朋友突然問起,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頓時,在座的各抒己見,可誰也說不清真正的朋友該是什么樣的。
過了一會兒,一位朋友講了一件文壇往事:
1962年,作家劉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當時他的長子濱濱正患風濕性心臟病,他放心不下,便讓濱濱也到上??床?。遺憾的是,由于治療效果不佳,濱濱的病情不見好轉,他本人也要返回北京。萬般無奈的劉白羽只得讓妻子汪琦送病危的兒子回家。母子倆回北京的當天下午,劉白羽心神不定,煩躁不安。
這時,巴金、蕭珊夫婦來到了劉白羽的病房。兩人進門后,誰都沒有說一句話,默默地坐在沙發上。其實他們非常了解濱濱的病情,都在為他擔憂,生怕路上發生意外。病房里靜悄悄的,巴金伸手握住了劉白羽微微發顫而又汗津津的手,輕輕地撫摸。蕭珊則一邊留意劉白羽的神情,一邊望著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電話鈴響了,蕭珊忙搶在劉白羽之前拿起話筒。當電話中傳來汪琦母子已平安抵達北京的消息后,三個人長長地舒了口氣,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巴金估計那天北京會來電話,怕有噩耗傳來,劉白羽承受不了,于是攜夫人蕭珊專門前來陪伴他。當兩人起身告辭時,劉白羽執意要送到醫院門口,他緊緊地握著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謝。巴金卻擺了擺手,淡淡地說,沒什么,正好有空,只想陪你坐一坐。
聽完這個故事,小屋里安靜了許多。大家心里明白,在巴金夫婦心細如發、體貼入微的行為面前,所有關于朋友的話語都顯得蒼白無力。在最沮喪、最無助、最困頓、最黑暗的時候,那個愿意陪你坐一坐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追求忘我
不要把自己當做鼠,否則肯定被貓吃。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癥,喪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只天堂鳥,她被這只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
那服務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只美麗的小鳥。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后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只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教育幼兒的心得:
1. 男孩子生性自由,不善服從;對待他們,當以誠懇和率直的態度,幫助他們建立起勇氣。
2. 好的父母有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3. 有孩子的家庭,就像多了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暴躁,他也暴躁。
4.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5. 發揮孩子積極認識自己才干的能力。
6. 孩子原本是有活力的。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眼睛總是撲閃撲閃的,成人的眼睛沒有了撲閃,只剩下渾濁與麻木。
7. 事業型父母必須有一個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為孩子聘請家庭教師。
8.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極力喚醒和鼓舞。
9. 每個孩子都是一輛可以奔跑的汽車,啟動之后別忘了給他“加油”。
10. 家長的角色,如同登山指導者的角色,不要不顧年幼的登山者又踢又哭,一個勁地拉著他直往山頂攀登。
11. 子女之教育,一般人常有謬誤:對女兒之教育專注意其身體,忽略其精神;而對兒子則忙于修飾其精神,而忽略其身體。
12. 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會懂得尊重別人,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內。
13. 家長要善于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只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欲。
14.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的意識。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3 www.modelescortsservices.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