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沙龍為家長、教師提供了一個研究現場。這個研究現場提供了表達的空間,搭建了對話的平臺,使得家長與教師得以相對完整地呈現、獲得和理解學生的整個學習和生活狀態。
家庭教育沙龍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推廣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著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和諧交流的平臺,實現三者的良性互動。
2、幫助和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廣大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運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子女,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讓學生的身心更加健康成長。
二、時間和地點
時間:20xx年10月18日晚上19:30-21:00
地點:東方村尾學校一年級各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
一年級學生家長
四、培訓主題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易旭如老師
五、活動準備
1、統籌安排:姜副校長
2、制訂方案、準備通知、簽到表——姜立波
3、后勤工作:礦泉水——總務處
4、場地設備:電視演播中心(系統調配)——劉祥錦
5、接待:張曉明、許炳麟、段軍(學校正門)
6、拍照——吳永聰;攝像——陳海燕
7、歡迎詞——蘇海盛
8、安全——蘇海盛、黃清平
9、主持——郭丹
10、集團新聞報道上傳——杜媛珍
六、活動過程
1、主持人主持(感謝家長的參與,此次講座的目的,介紹易旭如老師)
2、易旭如老師授課
七、活動要求
1.做好與會人員的組織工作
(1)做好教師的組織工作。姜立波副校長負責清點教師到會情況。
(2)做好家長的組織工作。各班班主任負責本班家長的組織工作。
A、一年級全部家長參加會議,并于本周三下午放學時將通知發給學生轉交其家長。
B、完成家長簽到工作,并在下周一將簽到表交到姜立波處。
C、各班班主任應提前安排好本班學生家長座位,并根據座次按排表清點本班到會家長人數。
D、所有與會家長必須在當天19:20之前到達學生所在的班級,按指定的位置就坐。
2.嚴格遵守會場紀律
會前各班主任要強調與會家長注意自身素質和紀律:會場內不得隨意走動、不得吸煙、不得大聲喧嘩,不帶小孩與會,將通信工具關閉或調至震動狀態,帶好紙筆并做好必要的記錄,確保會議效果。
3.加強安全意識
維持秩序,負責人:蘇海盛主任,此次會議參與人員眾多,要對參加會議的人員強調來回途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做好相應的安全預案,確保不出安全責任事故。
家長沙龍的話題選擇與實施:
1、話題的征集與展開
學校通過四種方式發現家長關注的話題。一是通過網絡(如班級論壇)征集家長感興趣的話題。二是通過問卷調查全校學生家長的教育理念和關注的學生發展目標,發現其所關注的話題。三是以學段為單位,調研不同學段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話題。四是以班級為單位,調研不同班級學生家長關注的話題。
通過調研得到的話題往往較為抽象,話題背后重疊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因此,學校邀請專家、學校管理者與教師研討話題背后隱含的具體案例,還原問題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存在。話題的展開過程就是家長沙龍開展的過程,也是揭示問題和尋找解決策略的過程。如“怎么認識自己的缺點”這一話題具體化后,針對的是“學生忘帶學具”這件事,而由此引發的話題是:家長對孩子是否過于寵愛,以及學生和家長是否充分理解帶齊學具的意義。
2、家長沙龍的實施模型
我們在實踐中初步形成了包括以下五個環節的家長沙龍實施模型,并在后續實踐中不斷調整。
·破冰熱身——將參加沙龍的成員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自我介紹并確定“主持人”“記錄員”“思維導圖書寫員”“匯報員”的分工。
·小組風暴——各小組首先確定本組交流的主題,然后組內成員輪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交流中存在的共性或困惑較大的問題可以進行多輪討論,最后將本組的觀點歸納提煉后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在大彩色紙上。
·大沙龍聚合陳述——各小組匯報員向全體人員陳述本組觀點。
·對話交流——各小組就其他組的觀點進行對話、交流。
·總結陳述——由校長做總結陳述。
在實施過程中,圓桌、名片卡、大彩色紙、茶點已成為家長沙龍的標志性特點,傳遞著沙龍“以家長為主體”的組織理念。
圓桌設計體現了每位成員都是平等交流的主體,而家校之間并不是學校說、家長做的命令關系;為每位成員制作可貼在胸前的名片卡,使每位成員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名家長的重要,每位家長的聲音都不能被淹沒;為每個小組提供的大彩色紙,使家長們的討論能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同時也給家長、教師提供了反身研究的材料;自行取用的茶點讓家長感受到學校的溫暖,體會到家長在學校是重要的成員而不僅僅是旁觀者。
本網站所有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Copyright ? 2013 - 2023 www.modelescortsservices.com 家庭教育幫 豫ICP備2021001225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