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孩子的自律和專注力
女兒13歲,剛上初中,學習不自律,專注力差,班主任反應她在課上經常跑神,自習課上睡覺聊閑話,學習效率特別低。她進初中后,成績也一路往下降,我觀察了一下她在家寫作業的時候,發現她確實很不自覺,怎么培養孩子的自律和專注力?
1個回答
-
家有馨寶貝
07-10 18:48 TA幫助家長解決了9條親子問題無論是自律能力,還是專注力,都是一個孩子走向成功所必備的能力。專注力強大的孩子往往都非常自律,能按照自己事先做好的時間規劃,依次完成任務。這種孩子做事情的效率都比較高,不會隨意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且還能多方面發展。
怎么培養孩子的自律和專注力?
第一、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很多時候孩子專注力差,三心二意,效率低下是由于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很好的管理時間,沒有確切的目標。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設立目標,合理的分配時間,做好時間管理。
第二、不干擾孩子。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只有當孩子足夠專注他們才不會被外界因素干擾,能做到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不會三心二意或者半途而廢。
第三、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大人的溺愛會讓孩子過于依賴父母,變得懶惰,不愿意自己動手做事,也不過愿意動腦思考問題。他們離不開自己的父母,自然無法做到自律,因為即使自己做錯了事情,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父母也會第一時間沖上去代勞,他們就會更加漫不經心、吊兒郎當。
培養孩子的自律和專注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高孩子對某事的興趣。注意力集中能讓孩子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能更為有效的獲取并消化知識,讓孩子覺得學習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而愛上學習。一旦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面的時候,孩子就會慢慢的對學習產生興趣,主動進行學習,遇到困難也能夠迎難而上。
第二、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當孩子能夠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去探求未知的東西,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經常喜歡搭積木的孩子更容易掌握組合與分解的知識技巧,這可以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第三、自律會讓孩子變得更獨立。父母的陪伴不可能是無時無刻,也不可能是一輩子。會自律的孩子,更獨立,動手能力也會更強。
培養孩子的自律和專注力時家長容易犯的錯:
第一、不是“陪”孩子而是“看”孩子。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為了讓孩子老老實實坐那寫作業,自己就坐在旁邊看著,這樣不僅培養不出自律的孩子,還會讓你的孩子更加討厭學習,他會利用一切能偷懶方式逃過學習。
第二、不斷的嘮叨、催促。
父母的嘮叨催促,本質上是把孩子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不懂得自我負責,不會思考自己該什么時間做什么事,主動性越來越差。缺乏主動性的孩子,就會缺少動力去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地井井有條、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第三、嚴格的管控、逼迫。
家長對孩子缺少尊重,常常批評否定;總是懷疑孩子偷懶、貪玩、不認真; 長期管控嚴格,逼著孩子學習……這些做法都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信任,讓人失望,是個失敗沒用的人,自我價值感低,內心壓抑。這種負面、消極的自我認知和心理狀態,更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失去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