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高中男孩不好好學習,滿腦子游戲,學習自律性特別差,有沒有什么辦法能教育?他現在還很叛逆,我讓他以后自覺學習,他就故意跟我唱反調。馬上就高三了,我還想讓他住校,節省時間學習,現在都怕他管不住自己,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1個回答
-
璐璐麻麻
07-10 18:13 TA幫助家長解決了83條親子問題許多父母嘴上說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但每次孩子試圖自己完成某件事時,父母都會迫不及待的插手,要么嫌孩子慢,幫孩子完成;要么就對孩子指手畫腳,把孩子安排的明明白白。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又如何學會獨立?更不可能學會自律。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1、循序漸進。
不要逼迫孩子短時間內有所改變。壞習慣不是一天形成的,好習慣也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給孩子一個周期,循序漸進式地幫助孩子改變,讓孩子不斷地體會到自律給他們帶來的變化和好處,長此以往,自律就像一個烙印一樣烙在孩子的心里。
2、多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
家長在管教自己的孩子的時候,要采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多用溫柔的語氣,和堅定的鼓勵,但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責任和擔當。在這樣的管教方式下,孩子更能體會到自己一言一行所包涵的價值,也會更傾向于做那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用等著父母來催促。
3、多激發少命令。
孩子自律性的培養需要孩子成為主導,家長不要總試圖去命令或者孩子完成某些事,更不要用威逼利誘的方式。當這些外在驅動力消失時,孩子很可能更加的放縱自己。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場比賽,不需要比快慢,更不需要比做事的效率,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格時,不要將功利的心態摻雜進去。
4、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
對孩子而言,自律最開始源于家庭規則建立,與孩子共同協商制定規定后,就要嚴格監督孩子認真執行了。比如孩子想要玩手機,那么就規定時間,和孩子講好,每次只玩15分鐘。規定的時間到了,就立刻停止,并且在孩子能夠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5、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
父母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承擔。為了讓孩子的成績優異,父母不惜代價,使出渾身解數,甚至幫他們做功課。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做模型、趕作業,熬夜趕工,這一點都不夸張。孩子忘了帶作業本,只要打個電話,父母就乖乖送來,這樣怎么能培養孩子自律的品格呢。
6、家長的榜樣。
家長自身的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如果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原則、注重自我約束,并體現在行動上,就會對孩子起到強有力的模范作用。家長的行為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家長喜怒無常、做事隨心所欲,不考慮后果,孩子就會學到同樣的行為風格。
7、多鼓勵孩子。
自律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引導和學習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很有可能會有想要放棄的想法,這種時候要多鼓勵孩子去堅持。
提高孩子自律性的好處:
好處一:自律可以提高孩子的執行力。
很多學生說起學習目標也是侃侃而談,學習計劃也做一大推,效果卻不盡人意。原因就是虛榮心作怪,喜歡做表面文章,都是“假努力”,更缺乏嚴格的執行力。
好處二:自律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律的學生生活和學習都有適合自己的規律,包括學習計劃安排,按時作息,飲食起居等,能把自己的學習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快樂而充實。
好處三:自律是很多成功人士必備的優良品質。
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家長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難免有疏忽的時候。此時孩子的自律性就尤為關鍵,也是同齡人拉開差距的重點所在。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自律性的培養,不要放任孩子不管,導致孩子行為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