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自律
十四歲女生,初二,玩心重而且厭學,特別不自律,平時只要我不催她,她就從來不會主動學習。馬上都要初三了,她還是對學習不上心,高中后還住校,我總不能一直跟著她,催她學習,怎樣培養孩子自律?
1個回答
-
涵悅麻麻
07-10 18:42 TA幫助家長解決了57條親子問題我們經常和父母說,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或者鼓勵孩子,但絕對不能過于介入孩子的學習。只有當孩子擁有自律的優秀品質以后,才能做到主動學習,并且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條。
怎樣培養孩子自律?
1、家長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優秀的孩子,也沒有哪個父母天生就是優秀的父母,孩子不懂事可以耐心教導,但是切勿用暴脾氣來管教孩子,要想孩子變的自律,那么就從小去培養他們的生活習慣,從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抓起。
2、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方法,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3、家長要放手。
培養孩子自控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長放手,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他應該為自己負責,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家長無需告訴孩子該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是要告訴孩子所做的事情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讓他們意識到自覺性。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孩子只有具備了規則意識,才能提高自控水平。
4、切忌反復催促。
有的父母認為,不管怎樣,只要讓孩子坐在桌前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樣做反倒把孩子的心攪亂了。盡管從表面上看成功了,但實際效果卻恰恰相反。孩子討厭被父母反復催促,學習漸漸的從坐下來到開始學習的時間拉長。特別是當孩子受到訓斥,因為孩子坐在桌前,由于不是出于自愿,所以學也根本不像學的樣子。
5、讓孩子學會吃苦。
很多父母不但為孩子包辦一切事情,甚至不讓孩子做家務,孩子一旦摔倒或者遇到困難,父母們總會沖在孩子前面為他們抵擋一切。事實上,讓孩子學會吃苦,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6、自律要從家長做起。
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愛看手機和孩子愛玩電子游戲是一樣的,如果父母能夠做到每一天都有陪伴孩子的專門時間,在這個時間里不看手機,即便要接電話也要經過孩子的同意,孩子也會做到專心致志地寫作業。因此,在要求孩子要做到某件事之前,父母自己要先做到,自律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自律的孩子。
7、讓孩子知道自律的好處。
要讓孩子知道自律的好處,通過一些小故事和一些名人的事例讓孩子知道“自律能讓人更成功”這個道理。甚至可以跟孩子來一些情境互動,告訴孩子自律的好處,讓孩子也體會到自律的人有什么不一樣,能獲得什么不一樣的經歷和成果。
培養孩子自律的好處:
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自律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可以自發的提高行動力,勇敢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甚至于在日常小事中,也無需家長的過多催促,可以按照已經設定好的規劃安排,自覺地去履行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擁有自主性的孩子,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很少會出現磨蹭拖拉的現象,自然也就會比同齡人更加優秀。
幫助孩子明確自我認知。
自律不僅僅能夠在行為上促使孩子規范自主,而且能夠在思想上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知。因為只有明確的了解自己,才能夠更好的督促自我。所以自律的孩子往往能夠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可以在行為上給予自己更好的引導,也有助于孩子塑造自信樂觀的性格。
有助于孩子規范自我。
自律的孩子能夠無需家長提醒,及時的發現自己行為的不當。在孩子的心中往往存在著明確的規矩,清楚意識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此會在自律的引導之下時刻規范自我的行為,不會允許自己出現偏差,即便存在不當行為,在家長提醒后也會及時地進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