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自覺性的方法
兒子14歲,都上初二了,學習自覺性還非常差,對學習沒興趣,聽其他家長說,小孩到初三以后,尤其是上高中后,成績好不好,全看孩子學習夠不夠自覺。他現在每天晚上寫作業都還得我檢查,培養孩子自覺性的方法。
1個回答
-
碧水東流
07-10 18:57 TA幫助家長解決了13條親子問題我家孩子曾經也貪玩厭學,學習極度不自覺,一有機會就找借口逃避,我只能跟在后面時時刻刻催他。后來觀察了身邊其他家長的教育,發現每個自律孩子的背后,都有給予孩子獨立空間的父母。管束孩子太緊,孩子自然不會成長。
培養孩子自覺性的方法:
第一、善于和孩子交流,有助于孩子自覺性的養成。大多數不自覺的孩子,其實是在對父母不滿的一種“無聲”的反抗。孩子想著“既然你讓我做不喜歡做的事情,那我就拖延著,就是不做好”。
第二、家長,包括家人應該學會放手,在孩子能做或者想做某件事的時候,最大程度上放手讓孩子去做,一方面讓孩子感覺到被信任,一方面也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第三、給孩子派任務、立規矩的時候盡量和孩子協商、制定孩子愿意遵守的規則和愿意完成的任務。尤其是有了自我意識的孩子,硬逼強求都達不到很好的目的,就算孩子行為上做到了,但是內心是非??咕艿?。另外,用協商的方式也更能調動孩子的參與感、積極性,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
培養孩子自覺性的好處:
好處一:自覺性可以提高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個擁有自覺性的人,容易制定目標并按照目標前進。他們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會輕易陷入無意義的爭吵或沖動。此外,自覺性還能提高個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自己更加自信和堅定。
好處二:自覺性有助于孩子成功。有自覺性的孩子更容易規劃自己的人生,更容易認清自己的目標和方向,進而更容易取得成功。此外,自覺性還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進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培養孩子自覺性時家長容易進入的誤區:
誤區一:指望孩子天生自覺。
不用奢望孩子會變得自律,電視、手機、玩游戲、零食、偷懶……大人都很難抵擋住的誘惑,更何況孩子。成長也需要孩子付出一些代價,沒有規矩,孩子無法真正的自律。
誤區二:一味約束孩子。
大多數父母,只能管得了孩子的學習一時,卻不能一直在旁邊督促,而當監督成為了習慣,一旦放松管教,懈怠就會反彈。其實,最好的學習狀態不是靠父母逼出來的,而是靠孩子的內心動力。
誤區三:父母雙重標準。
自覺性的建立是個漫長的過程。在培養孩子自覺性的路上,父母的榜樣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做好榜樣,雙重標準也很難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