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怎么樣
男孩,讀高一,發現他的性格變化很大,不敢跟人交際,自卑懦弱,鍛煉他也沒什么效果。他讀初中的時候叛逆不聽話,經常挨他爸爸的打罵,我在想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孩子才變成現在這樣。長期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怎么樣?
1個回答
-
靜純?(^_-)麻麻
07-04 18:42 TA幫助家長解決了101條親子問題“棍棒教育”是一種非常傳統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長因為自小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就也動手打罵,毫不留情。但家長不妨先想一下,自己被父母打罵時是什么樣的感受?這種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長期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怎么樣?
一、性格強硬。
有一些孩子經常受到批評和打罵之后,會激發起孩子產生對抗情緒,你越打,孩子越討厭你,并且堅定的認為自己是對的,你越打罵孩子越不知道自己錯誤在哪。嚴重的情節孩子就開始用一系列措施讓家長不舒服,逃學、打架、酗酒、談戀愛,離家出走,并且性格會變得十分強硬和固執。
二、謊話連篇。
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的要求過于嚴格,孩子一旦犯了錯同樣是劈頭蓋臉一頓,時間長了,孩子也開始耍小聰明了,開始對家長說謊話,這樣一來就能免過一頓打罵。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經常的投機取巧,對家長更沒有實話,你問什么孩子都是回答假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更會讓你心碎。
三、內心比較孤獨沒有安全感。
打罵教育中成長的孩子,相比普通孩子會更加成熟獨立,但這些都是靠著內心的傷痛換來的。家庭本應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本應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但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會讓他們失去安全感,被迫堅強、被迫獨立,就是為了快點長大,遠離父母。
四、更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有時候父母過分強勢,目的就是想在行動和思想上控制孩子,這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愛。過度的打罵會讓孩子內心缺失,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但因為無法反抗父母的暴力教育,所以長大之后內心會更加叛逆,不愿意親近甚至仇視父母。
長期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溝通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孩子會感到被冷落和孤立,甚至會產生抵觸和逆反情緒。因此,父母要注重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在溝通中,父母可以采用傾聽和理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二、教育方式的改進。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咒罵和責罵,說明他們的教育方式有待改進。在教育中,父母可以采用鼓勵和支持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父母可以用積極的語言和肯定的態度來對待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三、多給孩子一點尊嚴。
父母長時間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對孩子人格不尊重的表現,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并且嘗試去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父母怎么對你,然后在想想如果你是孩子,會做的比他好嗎?所以當父母學會了尊重孩子的時候,就能夠養出來健康快樂的孩子了。
四、允許孩子說不。
家長對孩子嚴厲的氛圍中,是禁止孩子說不的,因為說不就是在跟家長對抗,就是不配合,就是不聽話。這種思維方式是把問題擴大化,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而孩子說不,是對他的一種平等與尊重,是認可他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說不定是合作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