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初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學
孩子上初三了,正是緊要的關頭,為了孩子的學習,我在家都是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就是想讓孩子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學習中,孩子本來的成績還是可以的,就是最近孩子不想去上學了,為什么初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學?
1個回答
-
春天的雨露
05-25 18:55 TA幫助家長解決了5條親子問題有厭學心理的學生在行動上表現為討厭學習,缺乏主動性,被動地或根本不愿意接受教師的授課,上課聽講不注意、走神、睡覺甚至搗亂,對學校、教師心懷不滿,過分依賴輔導、作業不能獨立完成,靠抄襲作業度日,甚至不交作業,學習沒有動力,家長請看以下的內容。
為什么初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學?
1、習得性無助感
習得性無助感即學生對學習成敗的態度問題,學生的學習當然存在成功與失敗,但如何對待成功與失敗往往對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學生經??吹降氖菍W習中的失敗而沒有成功的希望,這時就會降低學習熱情,喪失努力學習,爭取優異成績的自信心。
2、社會及家庭的壓力
學習作為學生的主要社會活動,幾乎占據其全部的活動范疇,正因為如此,一些人往往將這一活動的結果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主要標準。同時,它也會被人們認定為對教師和家長評價的參考值。當教師和家長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并以這一觀念支配自己對待學生和子女的行為時,壓力就會在學生身上生成。
3、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家長對于孩子抱有很大的學習期望,忽略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只注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尤其是在初三升學的階段,孩子面臨來自于家長方面的壓力更大,孩子時常會因為學習上出現的問題而受到責罰,因此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和畏懼心理。
初三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怎么辦?
1、鼓勵好奇與探索
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設法鼓勵和保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對學生盡量鼓勵肯定,即使對其不恰當的思想和行為,也應以保護其好奇心為原則。
2、創設情境
通過“設疑”使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疑問,出現心理上的不和諧狀態。其途徑可表示為:提出與學生己有知識相矛盾的現象——先教給學生一個基本的法則,在學生理解之后,再舉出反例—提出有幾種選擇答案的問題。
3、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當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感時,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為此,首先要寓教于樂,把學習和完成實際活動任務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活動獲得成功.從教學經驗與調查中發現,學生特別喜歡上微機、實驗,英語聽力等實踐活動課,就是因為他們喜歡在實踐中學。
4、家校聯系,尋求最佳教育
家長除及時與教師聯系了解情況外,教師應幫助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克服溺愛和苛求的心態,客觀評價子女,不要硬性讓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發展,更不要試圖從精神與肉體上駕馭他們,家長同樣要注意發展孩子的個性特長,家校有機結合,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空間。
5、給孩子講清輟學以后面臨的種種困難
如果實在不行,可以暫時休學讓他親自體驗社會生活的不易,感受上學的美好,特別是沒有知識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