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今年15歲,初三,男孩,孩子現在沒有什么計劃和目標,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動手干,上課的時候不注意聽講,晚上放學回來不寫作業,自己的臥室柜子全都指望我收拾,孩子自己一下都不想管,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1個回答
-
新雅麻麻
04-01 12:58 TA幫助家長解決了10條親子問題獨立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如果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就不要去做包辦式父母。雖說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但過度保護總是不妙的。我們需要讓孩子自主完成任何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不然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被動,我們也難辭其咎。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1、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尊重幼兒情感,對于孩子的“大驚小怪”,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呵斥孩子,不能對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顧,要給予真誠的關注,與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寬松的氛圍,不能把成人意見和情緒強加給孩子,更不能對孩子進行“情緒污染”。
2、珍惜孩子自我獨立意識
當孩子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他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
3、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人格獨立和依戀安全成正比,與父母的愛息息相關。當孩子內在與父母的聯接越緊密,愛的濃度、純度和質量越高,依戀關系越安全,孩子的人格獨立性才會越強。
4、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有些家長之所以會如此依賴家長,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家長造成的。家長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允許他們自己做決定,并且當孩子不自信的時候,家長還要多多鼓勵他們,這樣才能逐步培養起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缺乏獨立能力的原因:
1、父母"包辦式教育",孩子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做什么
父母常常認為,最優越的家庭條件和最妥善的安排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以至于家長常常幫助孩子安排好了今后要走的道路。但其實,孩子在這樣"包辦式"的家庭教育下,失去了太多的主動選擇權,失去了太多自己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了,孩子最后也失去了獨立鍛煉的機會。
2、孩子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在接觸各種各樣性格的人群,因為父母不關注孩子的內心,反而是受到父母強壓式教育,孩子內心也會出現逆反心理,自然而然的想要將學習的目標轉向周邊人群,成為一個"合群"的人。
3、親子交流少,孩子表達主見總會被家長忽略
"包辦式"的教育,家長都是以強權的姿態告訴孩子按照要求去做,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總是被家長忽略無視。親子處于不對等的形勢下,沒有正確的交流溝通,勢必會產生巨大的裂痕,難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