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兒子14歲,學習能力非常差,小學的時候有我輔導,成績一直在班里中上等,從來沒發現他學習能力差。結果一到初中,我沒時間輔導他學習了,他成績就直線下滑,后來問了問他班主任,才知道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從前沒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現在非常后悔,還來得及嗎?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1個回答
-
和煦的風
03-28 18:44 TA幫助家長解決了9條親子問題同為一名初二男孩的母親,我在去年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梢钥隙ɑ卮鸬氖?,無論任何時候,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都不算晚,但是要注重方式方法。我一開始為了讓孩子高效率學習,走了很多彎路,甚至還和孩子吵過架。后來才總結出這一些關于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到您。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1、培養學習興趣。
動力始于興趣,當孩子對某些事情產生了興趣,興趣就會推動孩子探索和學習。比如有些孩子很喜歡畫畫,他便會去探索和學習,通過書本上看到的,生活中對實物的觀察,不斷的進行練習,能力就會得到發展。很多孩子不愛學習是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找不到學習的樂趣,自然也就產生不了興趣,也就沒有動力學習。
2、別把孩子當成裝知識的“米袋子”。
家長要想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完整的人?或者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識型的還是智慧型的?如果答案是后者,就少一些灌輸,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么,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問,你還要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么。
3、做孩子的榜樣。
想要讓孩子愛學習,家長應率先愛學習。平時可以和孩子分享生活上的一些知識,讓孩子感受到獲得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同一篇文章或者書籍,與孩子就書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
4、提升關鍵能力。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喜歡做自己能力范圍內,且擅長的事。小孩在剛開始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時候,如果能力不足就會覺得太難,往往很容易因為受挫而放棄。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如果沒有理解跟不上,后面就會更吃力。
父母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好處:
1、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的學習成績遙遙領先。
學習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孩子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會不斷地探索,逐漸形成了這種能力。學習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鍛煉和積累出來的。
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成長快與慢,以及將來的工作,都和學習能力有關。
2、學習效率高。
通過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孩子在處理信息接收的過程中,得到提高,訓練之后,上課精力更集中,更加全面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
父母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時容易進入的誤區:
1、忽視孩子在學習中的積極感受和體驗。
研究表明,孩子學習時的消極情緒感受和失敗體驗會直接影響其學習動力和學習投入,進而影響其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和學習后,更多感受到的是家長的指責、貶低、羞辱和打罵,體驗到的是痛苦、自卑、羞愧和失敗,會使其負責思考、想象、記憶等學習活動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層處于抑制狀態,無法激活大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結,也就無法有效激發孩子學習內驅力。
2、對孩子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
在學習過程中,家長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以及布置過難的任務,使孩子怎么努力都無法達成,便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心理。習得性無助感會使孩子學習內驅力降低,變得消極被動,反應性降低,對學習不感興趣,妨礙新的學習投入。
3、對孩子的學習行為進行錯誤的表揚。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行為和努力過程缺乏積極的回應,采用錯誤的方式表揚孩子的聰明和天賦,不利于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家長過多地表揚孩子,會使孩子容易產生驕傲和自滿心理,覺得自己是個神童或天才,不需要付出行動和努力。而且,用這些比較籠統的語言和空洞的方式表揚孩子,會讓孩子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形成不愿付出和輸不起的消極心態,起不到激發學習內驅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