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說心里話
女兒自從上了高中之后,突然變的不愿意說話,從學?;丶?,躲在她自己的房間看手機,和她說話愛搭不理的,問急了就發脾氣,每次回家幾乎都沒怎么交流,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說心里話?
1個回答
-
月新馨?
09-20 17:12 TA幫助家長解決了66條親子問題隨著孩子的增長,自主意識開始增長,內心的小秘密也越來越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越長大和自己之間越來越沒話說,交流也越來越少,有時候家長主動和孩子溝通,孩子要么借口忙,要么直接拒絕溝通,讓家長很苦惱。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和父母說心里話?
第一:一味的否定孩子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時候,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一上來就否定孩子,否定一次兩次,孩子就不會再想和父母說心里話,因為說了父母也不是否定自己。
無論孩子表達的是對是錯,家長都要耐心聽完,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和別人一開口說什么,就被對方否定,是不是自己再也不想說話了。
第二:只知道指責孩子
不管孩子說什么,如果在父母的眼里都說錯的,好的壞的父母都要指責一通,別說早戀這種明顯會被父母指責的事,就算是孩子上學被欺負,可能都不會和父母說,因為怕被父母指責。
所謂的心里話,多半是平時沒辦法擺在臺面上說的話,如果每次掏心掏肺的和父母聊天,得到的都是指責,那么怎么可能會再和父母說心里話呢?
第三:父母情商低不會說話
有一類父母,可能平時為人處世情商不低,但是面對孩子的時候話不投機半句多,也不是不想聽孩子說,而是每次和孩子聊天,說的話總是不中聽,甚至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蚴茄哉Z中表達出了對孩子說的這些事的不感興趣。
所謂心里話就是交心的話,如果孩子說的交心的話,在父母那里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回應,孩子以后也不會再想說了。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讓孩子換位思考
對孩子來說,學會換位思考也非常重要。經常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很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其實都是源于不會換位思考造成的。沒有孩子是天生的“熊孩子”,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讓對方有什么感受。
只有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才能設身處地理解別人,與他人良性互動。親子之間的矛盾沖突也會減少,親子關系得到改善。
2、接納孩子的感受
你是否聽說過: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冷”。是的,這位“媽媽”很愛她的孩子,但是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地控制和否定時,他們會舒服嗎?在與孩子溝通,尤其是提意見時,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家長理解他們,他們才會更愿意聽。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妨嘗試站著孩子的角度,領悟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樣,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選擇恰當的溝通方法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這就需要家長依據孩子的特點,選擇恰當的談話方式。這里主要介紹兩種談話方法。一是直敘法,即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態度,其特點比較快速,這種方法適合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二是間接法,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舉例子的方法,引起孩子談話的興趣,然后再順勢引導到談話的主要內容上來。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作為孩子的父母,往往對孩子說話辦事總是居高臨下,以家長的身份自居,這樣,孩子對你就會關閉心靈之門,讓你一無所知。如果家長跟孩子建立朋友式友好相處關系,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在茶余飯后,你就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兩代人的距離縮短了,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家長和孩子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家長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孩子的脾氣、性格、興趣、愛好等。
5、家長要多陪陪孩子
家長再忙,也要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逛超市、購物、到公園轉轉,或者陪孩子下下棋、打打球、唱唱歌,也或者帶孩子外出旅行等??傊?,父母多陪陪孩子,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這樣,父母與孩子交流就變成了自然。